21.98到30.18万,小鹏全新P7终于正式上市了。

对于很多人来说,初代P7都是开始得知、了解小鹏的起点,过去几年里,小鹏汽车和中国新能源市场,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初代P7的光环早已暗淡。如今小鹏带来的全新P7,能否再现、或者超越初代P7曾经的辉煌呢?
全新P7:一台卸下包袱、更加纯粹的纯电运动轿跑
虽然新车名为全新P7,但是两代车型不论造型风格、还是尺寸级别,都有很大的差异,基本看不出代际之间的传承。
首先是基本定位上,初代P7是一台以动感造型为卖点的电动轿车,但受限于造车经验、以及需要承担销量任务的顾忌,这款车的运动属性并不纯粹,导致运动、家用两个方向,都有明显的妥协。
而如今的小鹏,在有了专门面向家用需求、且已经获得可观销量的P7+后,对于全新P7的打造,明显放开了手脚,开始更专注地为小鹏的颜值粉、操控粉、智能科技粉们,打造更纯粹的一款产品。
关于外观设计,这里不过多赘述,我只想强调一点:品牌个性、原创度、主流审美,是汽车设计非常难以兼顾的三个点,我不能说全新P7是目前30万内最漂亮的纯电轿车,但它绝对算得上对上面三条兼顾最好的那个。
而在尺寸方面,初代P7是一台车长4888mm的B级轿车,而全新P7车身突破5米、轴距突破3米,车宽接近2米,已经达到了“532”C级中大型车的标准。
目前符合“532”标准的纯电轿车并不少,类似小米SU7、比亚迪汉L EV,以及小鹏自家的P7+,都算得上同级产品,但是仔细对比尺寸参数,会发现全新P7还是有一些特殊之处:
首先是轴距,虽然P7+和小米SU7都达到3米整,但全新P7是为数不多轴距真正超过3米的,所以从观感方面,全新P7的前、后轮都更接近车头和车尾。
更关键的参数,是车身高度,小米SU7的1455mm,已经算运动型轿车里极低的水平,而全新P7在车很更大的基础上,高度拉低到了1427mm,这就让整体观感呈现出极具冲击力的运动低趴感。
实际上,1427mm还是全新P7的标准状态,这款车全系标配了空气悬架,在将空悬调低后,车身高度能进一步降低至1407mm,比Panamera(1428mm)、Model S(1431mm)都低了很多。
如果说纯电轿车能把车身做低,已经是件难事的话,全新P7更难得的,是依靠同级最薄的800V平台电池包,实现了142mm的满载电池离地间隙,而将空悬调高后,这个数字能达到172mm,已经超过了Model Y(150mm)、蔚来ES6(145mm)等电动SUV的满载离地间隙。
从以上信息能看出,全新P7并不是一台追求表面动感的“样子货“,而是由内而外真正实现了纯粹的运动轿跑。
了解了全新P7的基本定位,和小鹏打造这款车的核心理念,我们再来看看它的综合产品力,在当今纯电轿车市场中是什么水平。
尺寸足够大,但空间、舒适度依然是短板
初代小鹏P7最受诟病的一个短板,就是后排的空间、舒适性表现不佳,如今全新P7车身突破5米,尺寸提升了一个级别,但是可惜的是,其后排空间相较初代P7,并没有本质的提升。
单论腿部空间的话,全新P7后排的表现,勉强能跟极氪007 GT、阿维塔06等B级轿车持平,但因为后排靠背不能调节,且头部空间受到低趴车顶的影响,全新P7后排的乘坐舒适性,实际上还不如007 GT和阿维塔06。
另外,虽然有掀背尾门的设计,全新P7后备箱的空间也很一般,同时前备箱的容积,不足以放置大件物品,所以在空间、舒适性和储物能力上,都是全新P7的短板。
动力、续航不盲目拼参数,更重视操控体验
除了鹏翼版之外,全新P7的SKU只有3个配置,包括两个后驱、一个四驱版本,其中后驱版工况续航分别为702和820公里,四驱版采用大电池组,工况续航750公里。
从数字来看,除了长续航后驱版略高于小米SU7外,全新P7的超长续航和四驱版,工况续航都略低于SU7。不过小鹏在实际续航达成率上,表现一直非常出色,这方面全新P7并不吃亏。
而对比同价位的比亚迪汉L EV,其后驱和四驱版的工况续航,分别只有701和601公里,这就被全新P7拉开较大差距了。
动力方面,全新P7后驱版最大功率达到367马力,高于小米SU7的后驱版(299马力),但对比极氪007 GT(422马力)、汉L EV(680马力)的话,并不占优。
至于四驱版,全新P7的总功率为594马力,也低于SU7、007 GT的四驱版本。另外在极速方面,全新P7全系做到了230km/h,这个数字放到现在也已经不够亮眼。
从这能看出,虽然以运动为卖点,全新P7并没有陷入和小米SU7拼参数的局面,追求的并不是数据上的领先,更多的是操控乐趣层面的享受。
辅助驾驶:图灵芯片加持,对比核心竞品优势明显
目前各新能源车企中,能将辅助驾驶当做核心卖点的,除了鸿蒙智行的产品之外,最有影响力的应该就是小鹏了。
虽然从MONA M03开始,小鹏逐步取消了激光雷达、改走视觉方案,但其辅助驾驶的表现却没有打折扣,反而一直稳定进步,保持在辅助驾驶的第一梯队中。
到了全新P7这款车,小鹏在辅助驾驶的软硬件层面,又进行了一次大升级,芯片采用了远超目前同级车型的图灵AI芯片,算力高达2250 TOPS,软件层面匹配能够离线使用的本地部署VLA+VLM模型,辅助驾驶的细节体验、可以处理的场景上限,均大幅提升。
当然,辅助驾驶的评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程,很难做出一个权威排名,但是在全新P7所面对的小米SU7、比亚迪汉L EV,以及为选装高阶智驾包的特斯拉Model 3面前,全新P7在辅助驾驶层面具备绝对的优势。
座舱配置:整体中规中矩,车机、HUD是亮点
座舱配置方面,全新P7的一大亮点,是在骁龙8295P车机芯片的基础上,也搭配了图灵芯片,实现了AI仿生座舱,人机交互的体验和功能,有了进一步提升。
例如语音交互,全新P7是目前同级唯一可以实现车外四音区多人连续对话的车型,类似前备箱、后备箱、充电口、尾翼、音乐等等功能操作,都能在车外通过语音来完成。
另外一个特色配置,是采用了三轴设计的中控屏,除了基本的显示功能外,还能依据语音交互的内容,进行左右摆头、上下点头的动作,人机交互的体验变得更有灵性。
除此之外,从小鹏G7+开始搭载的追光全景AR-HUD,也延续到了全新P7上,这款HUD除了显示面积达到87英寸外,对车道标识、指令的显示效果,相较传统HUD也有了质的变化。
从初代P7开始,智能化、科技感就一直是小鹏的一个标签,过去几年里,这个标签在竞品面前有些褪色,如今在全新P7上,终于再次得到了加强。
舒适性配置:后排舒适性是短板,标配空悬是惊喜
最后是舒适性配置方面,我们再次看到了全新P7做出的取舍。
定位更低的小鹏P7+,因为以舒适、家用为主,全系标配了前后排的加热、通风和按摩,同时二排座椅也支持靠背的角度调节。而在全新P7上,后排座椅只有加热功能,全系都不支持通风和按摩,同时也无法进行靠背调节。
相比之下,小米SU7后排也没有通风、按摩,但可以选装车载冰箱,比亚迪汉L EV从23.98万的配置,在配备车载冰箱的同时,也配齐了后排加热、通风、按摩,而全新P7全系都没有配备车载冰箱。
在成本相对较低的座椅加热、通风上,全新P7存在短板,但是和操控、舒适体验都息息相关的空气悬架,虽然成本远高于座椅配置,全新P7却实现了标配,这也再次彰显出小鹏对这款车核心属性的重视。
总结
综合看下来,除了造型、尺寸等方面的差异外,全新P7在最大功率、最高车速、零百加速等数据方面,在同级竞品面前没有明显优势,功能配置上,主要亮点也集中在辅助驾驶、智能座舱上,舒适性相关的配置,在同价位甚至是偏低的。
不过我们也能看到,虽然有明显取舍,但是以一款纯粹的智能化电动轿跑的定位来看,全新P7“舍掉”的,恰恰都是目标客户相对不那么重视的地方。也正是通过这种果断的取舍,全新P7才给出了目前颇有惊喜的价格。
文|冰心皮蛋
图|网络
本文地址: https://rplay.cn/lingshi/1401.html